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业务>>刑事检察
刑事检察
618购物狂欢正热——检察官带你识破诈骗 “套路”!
时间:2025-06-19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618 购物狂欢节如火如荼展开之际,满减优惠、限时秒杀、红包福利令人目不暇接。然而,当消费者沉浸在购物喜悦中时,诈骗分子也同机而动,精心编织起一张张诈骗大网。今天,检察官就为大家揭露 618 期间常见的消费诈骗套路并从法律层面剖析其危害,送上专业防骗指南!

618 常见消费诈骗套路大起底

1.虚假红包诈骗

打开社交软件,突然收到 “618 专属红包,点击领取” 的链接,你是不是会忍不住心动?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!这类虚假红包链接,一旦点击,轻则被诱导关注非法账号、泄露个人信息,重则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,导致银行卡被盗刷。有些链接甚至伪装成各大电商平台的官方红包,极具迷惑性。

2. 刷单返利诈骗

618 期间,“兼职刷单,轻松赚钱,一单佣金 XX 元” 的广告铺天盖地。诈骗分子往往以高额佣金为诱饵,先让你完成几单小额任务并按时返款,获取你的信任后,再诱导你进行大额刷单,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,甚至要求你继续充值才能提现,让你越陷越深,最终血本无归。

3.钓鱼网站诈骗


诈骗分子会制作与正规电商平台极其相似的钓鱼网站,通过短信、邮件、社交软件等渠道发送链接,声称 “618 限时折扣,点击抢购”。当你在这些虚假网站上输入账号密码、支付信息进行购物时,你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就会被诈骗分子窃取。

检察官提示

针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诈骗手段,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身权益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九条:经营者收集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明示收集、使用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围,并经消费者同意。经营者收集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,应当公开其收集、使用规则,不得违反法律、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、使用信息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: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: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防范消费诈骗,这些妙招请收好

01红包不轻点,链接先核实

对于来路不明的红包链接,坚决不点击。收到红包信息后,先通过官方渠道(如电商平台APP、官方公众号等)核实活动真实性。真正的电商红包通常在平台内直接领取,不会通过外部链接发放。

02客服有疑问,官方渠道验

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,不要轻信对方说辞。立即通过电商平台或物流官方APP、官网的客服电话进行核实。正规客服不会通过短信发送链接,也不会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
03刷单是陷阱,赚钱无捷径

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任何以刷单为名义的兼职都是诈骗。不要被高额佣金诱惑,避免陷入刷单返利的骗局。如果发现可疑的刷单广告,及时向相关平台举报。

04购物选官网,支付多留心

购物时务必通过正规电商平台的官方网站或官方 APP 进行操作,避免点击陌生链接进入钓鱼网站。在支付过程中,仔细核对支付页面的网址是否正确,确认是官方支付渠道后再进行付款。同时,设置安全可靠的支付密码,开启账户安全保护功能。